日前,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牽頭承擔的北京市科技計劃課題“鎳冶煉清潔生產關鍵技術與工程服務”課題通過了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的專家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鎳冶煉清潔生產關鍵技術與工程服務屬重大原始創新,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該課題針對高水分、高粘度、高鎂錳復雜鎳鈷富集物的具體特點,以及有色金屬工業廢水處理共性技術難題,在國內原始創新了火法/濕法聯合的鎳物料冶煉新工藝,以及開發出高效廢水處理技術,解決鎳紅土礦濕法冶煉清潔生產的瓶頸問題,實現了復雜鎳富集物高效、環保的精煉加工,并 成功地將有色行業急需的清潔高效冶煉技術工程轉化。
該課題原始創新了富鎳鈷物料生產新工藝,原料適應性強,解決現有鎳富集物全濕法冶煉工藝中能耗高、高鹽廢水排放量大、加工成本高等問題,鎳鈷回收率分別大于96%和90%,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集成創新了鎳物料冶煉新工藝的裝備技術,為我國低品位鎳礦資源清潔精煉加工提供技術支撐,并與江鎢控股集團公司簽署了40kt/a鎳精煉項目一期一步10kt/a鎳工程EPC總承包合同,實現我國在該技術領域研究和工程應用零的突破。
開發了酸性廢水高濃度泥漿法(HDS)處理技術和重金屬廢水膜法組合工藝深度處理技術,有效解決了我國在酸性重金屬廢水過程中污泥處理難、易結垢、操作維護不便、運行費用高、水回用率低等一系列共性問題,實現有色金屬廢水中有價金屬的回收,廢水全部回用,并在部分銅礦山酸性廢水以及鋅廠冶煉廢水處理中成功應用。有效促進了人才隊伍的建設,推進了工程服務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