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幫助員工從“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
所有事故的發生都不是無中生有的,而是事先有苗頭的。這些苗頭也許是管理者對隱患“無所謂”、“沒什么”的消極態度,也許是員工的“大大咧咧”和“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吧”的僥幸心理……數據顯示,發生事故的人群多數為安全意識不強的員工及新手,他們時常處于一種無意識的習慣性違章當中。我們不提倡“安全是罰出來”的觀點,但有時候也只能通過“既給你糖吃,又打你屁股”,才能觸動某些人麻木的神經。另外,還需要通過豐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動,引導員工關注安全、體會安全、共同提高。在活動中加強過程監督,絕不姑息任何違章行為,推行標準化作業,將安全工作真正從事后分析轉移到過程監督中,徹底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只有這樣才能把“要我安全”的觀念轉變成“我要安全”。
二、從細節著手,把隱患消滅于萌芽狀態
俗話說“患生于所忽,禍起于細微”。安全生產重在抓住關鍵,找準薄弱環節,加強現場細節管理。抓住細節管理就是抓住了安全生產的關鍵。事實證明,許多大的事故均緣于最細小的差錯。例如,在日常安全檢查中,我們自查的次數也不少,但等到專業的管理部門來檢查時,又會發生這樣和那樣的問題。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的工作不深入。又如,當我們發現搬運工具零部件松動或脫落時,有沒有想到會釀成事故?當地面積水,有沒有想到有人會滑倒?危險處有沒有設立警示標牌?在容易產生火源的作業現場有沒有易燃易爆品……所以在安全生產上,平時不起眼的一個小問題,也要放大數倍去看。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才更容易發現問題并及時處理。
三、抓安全生產要“心狠手辣”,敢抓敢管
全生產管理往往會被誤認為“找茬”、“找事”,得不到理解。管理人員在遇到阻力和白眼時往往會猶豫和退縮,這是安全管理中的大忌,這等于是 “姑息”、“縱容”。所以,我們要敢抓、敢管、敢考核,對違章作業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從而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
安全生產不僅僅關系著我們的企業,更與我們自己息息相關!為了我們的家庭,為了我們自己,請牢牢把好安全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