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作為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從2009年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2011年底、2012年初這樣一個時刻我們也希望得到政府積極的規劃的措施來推動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接下來的15分鐘我將從行業的背景、應對的策略、商業的模式探討和企業責任四個方面來交流一下我們的觀點。
大家都知道面對新能源消費單一、能源的消費和環境問題、新能源汽車是產業持續發展的關鍵。近兩年中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也發展得非常紅火,從鋰電池的角度來講,近兩年中國的鋰電池也從初期的150家發展到現在的近600家。但真正具有足夠技術條件來研發和生產動力車用電池的鋰電池廠家據統計只有20到30家。但我們也看出來整個產業如雨后春筍般發展,各種商業模式在最近幾年中也層出不窮。從昨天到今天的論壇中各位專家探討了各種模式,我們希望看到更清晰的商業模式和發展趨勢共同推進產業。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始于21世紀初,十一五以來中國提出了節能新能源汽車戰略,政府高度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近年來在密集的扶持政策出臺的背景下中國新能源汽車駛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給予了高度重視,并制定了很多積極樂觀的發展規劃,在今天這樣一個時刻我們希望在2012年的時候政府出臺更多規劃推動這個產業。
201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只有7000多輛,截止到今年7月份,25個新城市推行了1萬多輛新能源汽車,絕大部分來自于國家主導的公共交通的領域,大眾消費領域只有10%。大家知道價格、安全性、便利性是阻礙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放眼全球美國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克林頓政府制定了電動車的第一代汽車伙伴計劃,主要的解決措施是動力的混合化也就是混合動力解決方案。布什政府充分提出了自由汽車計劃,實際上是轉向了燃料電池的汽車研發,美國的氫燃料技術得到了發展。奧巴馬時期政府已經認識到了這樣的問題,因為氫燃料電池在產業化的時候需要一段時間,目前所使用的車用動力鋰電池產業化的基礎是比較薄弱的,這跟政策導向也有一定的關系。但它的技術研發和實驗室的研發能力也是超前的。
從電動汽車的角度來講,動力電池盒驅動電機的關鍵零部件,大的整車廠已經建立了產業聯盟,這都是技術產業化的標準,我們在中國也在努力推進,比如說央企聯盟,我們實際上在推動中國真正的電動汽車的到來。目前國際上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技術性能、希望能得到快速的提高,我們也在跟進這樣的先進技術。純電動汽車應用的前景被看好,但由于它的性價比問題以及電池關鍵技術性能仍然沒有得到核心的突破,所以在未來至少5年的時間大家仍是儲備期,這是電動汽車進入商業化和市場化的初始階段。
面對這樣的背景我們的應對政策。政府層面新能源汽車能否得到主要的發展?它能否把電動汽車產業行業、參與商有效地整合起來是非常關鍵的。各國政府都已經把發展新能源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政府的職責在于明確電動汽車的產業發展規劃,協調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關系才能確保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動力。我們一直在探索和研究這種發展模式的進展和未來的發展模式。從整車企業的主動的參與到最近兩年出現的充電站和換電站不同的模式,以及未來充電站和換電站和車企之間的關系如何結合都是這個產業鏈發展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同樣,政府的補貼也是目前能夠推動現在產業繼續向前持續發展的一個很關鍵的因素。特別是到年底和年初,很多的企業作為制造企業來講我們也很關注這樣政策出臺,能否有這樣的政策出臺才是能否看到明年新能源汽車是否繼續蓬勃發展的關鍵。能把這些資源整合起來與傳統能源商合作建立起服務端渠道,我們認為只有通過政府層面把這些資源整合,才能完全推動產業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