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員工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首先要解決培訓學習的針對性問題。員工都是步入社會的成年人,因此,他的學習是有選擇性的。選擇那些他想通過培訓學習掌握對他的工作有立竿見影的幫助和提高的知識和技能,只有這類在短時間內可以掌握并實用的東西他才會去主動學習,并且把它應用到工作實踐中去。如果所施行的培訓內容與其所從事崗位相關性不大,甚或毫不相關,那么他不會去用心學習的,即使迫于壓力參加培訓學習,也會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更不會在工作實踐中加以應用和鞏固。因此,應細化培訓內容,將培訓內容按小專業、分階段實施,對相同專業進行不同層次的培訓,尤其是一些精益化程度較高的專業技能,更要由點及線由線到面再由面到整個系統,扎實有效地推進,而不是急于求成,眉毛胡子一把抓,結果教的人費勁,學的人勞神,到實踐中一操作還是一頭霧水,摸不著門道。從事相應工種崗位的老員工每年至少到實操培訓基地進行一次提高性培訓,對學習成績優秀的員工進行表彰獎勵。這一舉措既為員工提供了實踐操作學習的場所,也實現員工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有效銜接,讓他們從中感受到學習探索的樂趣,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參加培訓學習的積極性,培訓質量也就有了保證。這一舉措既普節約了培訓成本,又保證了培訓質量,而且也增強了培訓內容落實的時效性,可謂是一舉三得。
必須解決培訓政策導向問題。因此,從政策上引導員工提高對培訓學習的認識,如在薪酬待遇、提拔晉級等方面傾向于主動學習努力工作的員工。讓員工從企業政策中看到如果不學習,一旦技不如人就將受經濟損失或者是被淘汰出局,而不是學與不學一個樣,干好學干壞一個樣,讓這種緊迫感和成就感促使員工主動學習,讓員工把培訓學習作為一種需求和動力,這樣員工參加培訓學習的積極性自然就提高了,相應的培訓學習質量也隨之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有效的培訓是提升勞動生產率很有力的保障,而員工參加培訓的積極性是保證培訓效果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