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在生活中,我們總能聽到類似“相比別人我可算節(jié)約的了”“相比別人我還算浪費?”等等“相比別人”的說法。
一個人的作風、習慣,與本人的內在品質相關,勤儉節(jié)約也只是一件關于自己品德、素質和思想認知的事情,與他人的品質關聯(lián)性不強�!跋啾人恕钡恼f法就好似在玩“乾坤大挪移”,用一種托詞來轉移視線、轉移事情的焦點,將自己本來存在的或淺或深的奢侈浪費行為放在另外一個參照物下來淡化它的痕跡,乃至是抹去,這樣的做法既是對自己行為的一種掩飾,也可以說是一種對勤儉節(jié)約的錯誤認知。試想,我們每個人都拿“相比別人”來做擋箭牌,那么勤儉節(jié)約的標準是不是就更加模糊?最后仍然存在的奢侈浪費現(xiàn)象是不是也就真的與我們自己無關,只是他人需要負責的東西呢?
勤儉節(jié)約,它不是一件“相比別人”的事情,它關系的只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覺悟高低。它也并不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做到,它只需要某些常識和抵制自私享樂的力量就行了:少吃一根雪糕或少買一點零食以及鞋子、衣服,不浪費一粒米,少使用一張紙……勤儉節(jié)約只不過是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意識而已,它不需要強烈的決心,它只需要有一點點自我克制。
左丘明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一個明智和懂得勤儉節(jié)約的人,是對自己負責的人,是對未來負責的人,是對社會負責的人;相反,不經意間的浪費看起來是“小事”,卻是一種“失德”�?偠灾�,不要拿我們還存在瑕疵的不夠勤儉節(jié)約的做法與別人相比,那樣只能獲得我們自己內心上暫時的一種安慰,并不代表我們真的做好了。我們應該從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讓勤儉節(jié)約成為我們生活中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